如今,越来越多的网友为了健康主动“行走”起来,并每每在微信朋友圈中晒出自己的行走成绩。其实,科学家们发现,行走不仅可以让身体更健康,经常行走的人还会更聪明,更有创造力,也会感受到更多幸福。
最近几年,清华大学在内地排名第一的EMBA课程中,专门为学生们开设了“行知中国”的特殊课程,今年7月1日至5日,400多名清华经济管理学院的EMBA学员,将在丝路商道重地河西走廊、汉明长城和世博故里焉支山下开展百公里的徒步穿越。同学们在古丝绸之路重镇甘肃张掖将完成一次真正的行走,用脚步感悟历史,超越自我。这一消息本周被不少网友们刷屏转发。行走,到底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力量?
著名心理学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其微信公众号撰文表示,要做生活中的“智行者”。人类的进化进程显然更偏爱那些想行动的人、爱行动的人、会行动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在6500万年的演化过程中,养成了边走边行边思考的习惯;显而易见,爱行走的人也会更聪明、更能干、更智慧。
真是这样吗?经常行走的网友“乐活”表示,人过中年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行走真的会上瘾,并让自己体察到以往不曾体会到的乐趣和活力。
“行是知之师,知是行之成;让自然触摸灵魂,生命融入自然与灵魂对话。”在清华大学“行知中国”的课程中,同学们不仅要完成每天几十公里的行走,还要途经冰川、戈壁、绿洲、湿地、草原、沙漠等各种自然奇观,想必更是一番难得的人生体验。一位曾亲历过的媒体人表示:“行知中国”让同学们卸下一切负担,同舟共济,回归本我,筋疲力尽,死去活来,物我两忘,感天动地,大彻大悟……
那么,行走到底对人的身心有哪些益处呢?据彭教授分析:第一,行走能提高记忆力。彭教授与美国教授罗伯斯发现,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从一个屋子走到另一个屋子,分别阅读和记忆墙上贴的外文单词,记忆能力会提升很多。
第二,行走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人们通常以为安静的思考会带来灵感的喷发,像罗丹的雕塑《思考者》的造型那样。事实上,研究发现,坐着的人和躺着的人只有在解决有单一答案的问题时才会有优势。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生玛丽莉·奥佩佐和她的同事调查了176位大学生。他们让这些学生思考事情的非常规用途,比如说“砖头除了砌墙之外还可以干什么用?”“钢盔除了戴头上之外还可以用来做什么?”结果发现,那些走动中的学生回答得又多又快又有趣;而坐在椅子上和轮椅上被人推着的学生回答得就要少很多。可见,行走中的学生更容易产生创新的思维。
第三,户外行走可以带来幸福感。当人类的生物钟与外界不协调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抑郁、紧张。而如果我们能在户外行走的话,日光会使我们的生物钟与我们生存的环境更加和谐,直至同步。尤其是,日光会让我们吸收很多维生素D,从而使我们的心情得到改善。积极愉快的心情是人们感到幸福的重要元素。因此,户外行走也会给人们带来幸福感。
第四,户外行走会令人们心旷神怡。户外行走,特别是在大自然中行走,更能让身心得到全面的解脱。当一天的劳累让人们的认知能力进入衰竭状态时,只要去大自然中行走一番,就会很容易地使人们满血复活。
心理学家甚至发现,即使短暂的5分钟户外行走,都会让人们的心情得到改善,自信心得到提升。绿草、绿树环绕的绿色环境,即使只是看着它们,都会让人们的大脑分泌出让人愉悦的神经化学激素,让心理能量得到迅速恢复。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