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位于浙西南的小城,却因浙闽赣交界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交相辉映,让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驴友”徐霞客三访该地,丹霞神秀让人惊叹不已,毛氏家族在这里孕育出一众杰出人才。种种迹象都向人暗示,这座名叫“江山”的城市绝不平淡。
5月9日至11日,由国际旅游学会主办,江郎山景区管理委员会协办的“2014全国新闻媒体江山市采风行”活动,带领20余位媒体的资深记者和网络知名博主,慕名探访浙江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江山江郎山,并沿途品味一个如此多娇的江山市。
世遗名声 带火江山旅游
“来到江山的人都要回答一个问题,爱江山还是爱美人?”刚刚抵达江山站的中国旅游报记者徐文潇就在微信朋友圈上发起了讨论。对于许多并不熟悉江山市的游客来说,提到其境内的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可能会恍然大悟:“哦,那地方我知道。”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在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表决批准,“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江山江郎山位列其中,共同成为中国第40项世界遗产、第8项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遗产的名气,让拥有江郎山的江山旅游,也逐渐在国内打出了名气。
三爿石
据江山市副市长宁晔介绍,去年9月底,在江山当地举办的江郎山国际旅游节上,著名“鸟人”、美国翼装飞行家杰布·克里斯从高空直升机上跳下,以170公里时速成功穿越江郎山一线天裂谷,吸引全球近6亿观众的眼球,掀起了江郎山晋升世遗后的又一次旅游热潮。
此外,交通要素的改善,也为江山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6月底,沪昆客运专线江山段工程将全部结束,这一专线在浙江省境内的县级市中仅设立江山、义乌两站,设计目标时速为350公里,按此速度杭州到江山只需1小时左右,上海游客来此也仅需1.5小时左右。
江山市旅游局局长毛舒锋认为,江郎山文化旅游风景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抓手,为旅游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江郎山文化旅游风景区充分依托江郎山、清漾古村,集山水、名刹、古名居、姓氏文化、民风民俗等资源于一体,并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为5A级景区创建打下了基础。”
三爿怀古 古村品读旧事
“如何丰富世遗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江山旅游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宁晔表示,以江郎山+清漾毛氏文化村打包创建5A级旅游景区,即是江山旅游的应对措施之一。
在浙西边陲,景色秀丽的江郎山拔地如笋,传说是江氏三兄弟登巅化石而成,故而名曰江郎山,山名与成语“江郎才尽”其实并没有关系。5月10日上午,记者们慕名来到江郎山下,在景区入口平台上仰望云雾中让人惊叹的三爿石,在水塘边欣赏江郎倒影的美景,并攀登这座以“奇、险、神”闻名遐迩的江郎山,以实际的脚步寻访当年霞客游踪。
徐霞客3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即为“三爿石”,江郎山因此也被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
江郎山
三爿石边的霞客亭边,描写惯了高密农村风土的作家莫言曾来此采风,并留下“踏平江郎山,寻回神仙笔”的豪言壮语。群山中,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和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古刹内,能点亮一年光阴的香烛供奉台前,笑眯眯的老和尚让人心忽然柔软起来。
与江郎山山水、人文交相辉映不同的是,江郎山下的清漾村,则是一个以姓氏文化为特色的古村落,也是国内首个以姓氏文化为主题反映中国文化变迁的景区。这座三面环山的千年古村被认为是江南毛氏一族的发源地。据史料考证,毛泽东韶山家谱中所记“毛氏祖居三衢”中的“三衢”,便是指这个历史上共出过8个尚书、80多个进士的清漾村。
清漾村古老的清漾书院、毛氏祠堂、白云庄、青龙寺、仙居寺等先人留下并见于史籍的历史文化遗迹,显示了清漾毛氏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而民居建筑的平淡简朴,又反映了清漾毛氏恪守清正廉洁、耕读传家,“莫把欺心承祖考,要留好样与子孙”的传统。如今,村中古民居保护独树一帜,祖宅、祖祠、毛氏名人馆等展馆紧扣毛氏历史和文化渊源,让游客在建筑中体会历史百味。
古道古镇 古意江山新韵味
江郎山的秀美和清漾村的厚重,是江山旅游的第一面大旗。当记者们深入江山,了解江山,就会发现,古道古镇资源丰富的江山,在悠悠历史中蕴育出浓浓的韵味。
据悉,江山的古道古街游主要有丝绸之路的陆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仙霞关、廿八都古镇、大陈古村等。无论是日暮西垂的傍晚探访大陈古村,还是雨中行走千年仙霞古道、登上仙霞关怀古,亦或是踩着光滑黑亮的石头路、撑着雨伞漫步烟雨廿八都,江山之美,江山之韵,溢于言表,也留存在记者们的旅途记忆中。
大陈村位于江山市城北,系古徽州汪氏搬迁至此的聚居地。古村的建筑依山造势,绝大部分为清代建筑,秉承徽派建筑艺术特色,灰瓦白墙,花窗雕板,屋脊如龙,墙头似马。漫步在今日的大陈古村,住在村里的村民和游客相安无事,村民友善好客,进屋参观也不会拒绝,在村中你可以随意走访。保存完好的汪氏祠堂里,木雕让人惊 叹;崇尚教育的这座古村,甚至曾兴办了从小学到师范学院的完整教育体系。
曾是浙闽通道的千年古道,如今在江山境内、仙霞岭上被称为仙霞古道。曾经馆肆林立的古道,如今只有青山上茂林修竹与流水作伴。5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上,存有四道关门,其中以仙霞关最为出名。这里也是浙江省八大徒步旅游线路之一。
仙霞古道
不过,江山古镇的集大成者,在许多人看来,非廿八都莫属,因此有“念念不忘廿八都”之称。地处浙闽赣三省结合部,用“一脚踏三省”或“鸡鸣三省醒”来形容廿八都,一点都不为过。与血缘同姓聚族而居的村落不同,廿八都兴起于驻军,兴盛于商业往来,俨然是个例外。在其鼎盛期的晚清至民国年问,拥有浔里街和枫溪街两条各长约400米的街道,街边的店铺和作坊总数将近200家,百业兴盛,商贾云集,富甲三省边境。
古镇的居民来自四面八方,区区四千人口,却交流着13种方言,繁衍着142种姓氏,民俗风情非常奇特,因此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南北交融的外来文化在廿八都汇聚、碰撞,并经过上千年的相互同化和扬弃,形成了奇特的“文化飞地”现象。
与江南水乡古镇不同,廿八都具有深山古镇的幽深雄浑之美。极具代表性的36幢民居、11幢公共建筑,沿着山谷间的枫溪铺展,形成了近两公里长的明清古街,其建筑风格融南方情调及北方风格于一炉,集浙式、闽式、赣式、皖式为一体。雨中的廿八都,除了古建筑和古民居,生活在古镇中的人们和他们世代延续的生活方式在旅游影响下的悄然嬗变,也成为记者们感受廿八都的立足点。风雨中的廿八都,在千年后的今天,展现出江山旅游更富于人情味的一面。
廿八都古镇
文章来源:新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