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为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动用30万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将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万里长城。之后汉朝、明朝又不断修筑,先后历经2000余年,总长达5万多公里。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广西、上海、成都、乌鲁木斉、河南、湖北、湖南和山东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因而被称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在几百年前就与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现今保存最完整的,是明代(1368-1644)修建的明长城。即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达辽宁鸭绿江畔,全长8851.8公里。简称为万里长城。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设有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明长城中,又数北京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昌平区延庆)建筑得特别坚固,也是保存的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
今天晴空万里无云,气温零下3度到7度。沿着上山盘旋道,在长城居庸关下车,稍作停留。
居庸关是长城的一个主要关益。这里地势险要,是从北边进入北京的门户,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名字,是取“徙居庸徒”的意思。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把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徙居于此。
居庸关的中心,是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叫“云台”。是元代修建的过街塔台基,当初上面建有三座喇嘛塔,元末明初时被毁。明正统四年(1439年)在上面重修佛殿,名泰安寺,寺于康熙年间焚毁,此后只剩云台保留至今。其券洞上雕刻的佛教图像和梵、藏、西夏、维、八思巴、汉等六种文字的经文,是研究元代佛教、古代文字和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史料,是现存元代雕刻艺术的精美杰作。
寒风凛冽中的长城,蜿蜒迂回于崇山之间,见证了古代中原人与北方游牧民族间剑拨弩张的激烈对抗。也见证了孟姜女哭长城那无数生灵掩埋脚下的漫长历史悲剧。
过去曾几度登长城,为的是领略好汉豪情,今天在居庸关伫立,却更多地感受到长城的痛,长城的沧桑,长城的悲壮。
文章来源:风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