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党的二十大将胜利召开。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本报新媒体平台特别推出“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高端访谈”系列报道,通过对首都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各区政府主管领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及首都部分知名中小学校长的深入访谈,立体展现首都教育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凝聚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
伴随着建设“高大尚平谷”发展目标的推进,平谷区教育也注入新的动力,迎来新的发展态势。平谷区教育两委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服务“三区一口岸”功能定位和“四个建设”发展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支撑平谷区高质量发展。近日,聚焦党建引领,围绕当下的学校基层党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区域教育规划布局等热点话题,本报记者专访北京市平谷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刘万岭,分享他的思考和智慧。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记者: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平谷在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刘万岭:一直以来,平谷区不断强化组织建设,狠抓队伍建设。“十三五”期间,出台了教育系统“党员积分评价办法”,完成6个党委、20个党总支及下属138个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
我们还依托党校基地校,不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在2018年,平谷区成立了18个教育党校基地校。教育党校自主开发6门近代史课程,实施基地校“点单”形式开展“菜单式”送党课进校园,累计培训112次,6400余人次党团员干部教师参与,极大提高了党团员干部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
在干部管理上,我们注重加强培养使用。我们曾在2016年聘请第三方机构对中小学33个校长岗位进行公开选拔,共389人报名,最终33个岗位有15位为新任校长,占选拔岗位的45%。2017年至2020年9月,共任免干部213人次。坚持寒暑假封闭式专题培训,累计开展8期中小学校长培训,累计培训4989人次。实施校长职级制评选,22人获评高级校长,中级校长24人,初级校长3人。
记者:据了解,平谷区在民办学校党建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
刘万岭:是的,民办学校同样是育人阵地,党建工作必须紧紧跟上。一直以来,平谷区不断加强民办学校党建,核心是不断优化民办党组织设置,成立10个民办幼儿园联合党支部,由公办幼儿园党组织牵头指导各学区民办园的党建工作,实现组织联建、资源共享。我们还完成了民办学校章程修订,指导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将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章程。
有序稳妥推进干部教师交流轮岗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记者:新学期,北京16区全面推行教师交流轮岗。平谷区是如何推进这一工作的?
刘万岭:平谷区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得到了广大干部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推进顺利。
在干部轮岗方面,我们坚持按照人岗相适、稳妥审慎、梯队合理、气质融合的原则推进工作。调研发现,符合轮岗年龄条件且在同一单位工作满9年的副校级以上干部共31人,满6年不满9年的副校级以上干部共48人,都符合轮岗条件。教师交流轮岗方面,则是每学年比例不低于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校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的比例不低于当年派出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
在落实交流轮岗工作过程中,我们结合平谷区教育系统实际均衡师资配置,按编设岗,超编单位教职工自主向有空缺岗位学校交流,同学段间学科教师按需交流,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
记者:交流轮岗为教师成长带来新的契机,也成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动能。在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激发干部教师活力方面,平谷区有哪些做法?
刘万岭:一直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是重要的党建政治工作。我们重点从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气质结构四个方面优化队伍结构,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2021年新提拔干部23人,其中80后占43%;2022年新提拔干部40人,其中85后占27.5%。同时,我们也注重干部梯队培养,建立青年后备人才资源库,组织召开35岁以下青年干部座谈会,激励他们担当有作为。
培训是提升干部教师素质能力的必要举措。我们选派优秀干部到教育部跟岗锻炼。统筹各类培训项目,制定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案,开展“十四五”第一期领导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党组织书记轮训等。依托市级培训项目,与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开展校级干部培训达280余人次。实施“平谷区百名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项目、“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培训项目”、“班主任培训项目”,加强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系统培训,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布局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记者:今年9月1日,平谷区农业中关村学校正式开学迎新。可以说,学校从开始筹备之日起就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您看来,它的成立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万岭:农业中关村学校的成立,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和支持。它的建设对推动乡村教育发展、培养平谷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平谷需要更多人才携手推动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走在前列,进一步助力高大尚平谷建设。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校区规划编制、校长招聘、校园改造提升、师资调整等相关工作任务都顺利推进完成,学校在9月1日正式开学。
农业中关村学校是普职融通发展的试点,未来学生可以依据个人成长发展需求在中学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中进行选择,满足人才成长的多元化需求。
记者:农业中关村学校的建设可以说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又一个典型。除此之外,平谷区在教育规划布局上,是否还有新的举措?
刘万岭:今年平谷区拓展思路,引进国际化高水平教育资源,新设立一所高端非普惠营利性民办园——北京育蕾幼儿园,目前已投入使用。该园与芳草教育开展合作,打造多种特色课程配置方案,以满足更多国际化及高端人才子女对非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同时,我们还批准设立了民办高中北京德馨高中,学校计划国内国际双轨运行,国内生源可选择小语种课程,同时面向在京的外籍人员子女和有出国留学意向的学生开设国际课程。
在职业教育方面,我们立足区域发展,推动平谷区职业学校增设涉农新专业——“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学校现有专业12个,与市内6所高职院开展3﹢2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为回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中关村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创建党建品牌铺就红色育人底色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记者:伴随着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区教育系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具体都有哪些?
刘万岭:平谷区具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全区教育系统深入挖掘,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加强党建品牌建设,使得红色育人底色更加鲜亮。
在去年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打造了“绿谷红娃”这个独特品牌。围绕这个品牌开展的系列活动坚定了平谷区少先队员“永远跟党走,做党的红孩子”的决心。
去年4月2日,平谷区“绿谷红娃”少年先锋岗首次在平谷区世纪广场启动,少年先锋岗队员佩戴绶带宣读倡议书,并带领少先队员在党、团、队旗下宣誓:站好岗,护好旗,绿谷红娃学先锋。“红娃”们挺拔的身影成为平谷大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截至目前,已经有30所学校的960名学生参加少年先锋岗活动。
此外,平谷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区教育两委进一步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去年平谷区“包森少先队大队”成立,为少先队员们学习包森英雄精神、践行英勇行为提供了榜样。今年我们又和相关部门携手将老红军李云辉的墓园列为平谷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同时成立了“李云辉少先队大队”。教育基地的落成,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意义重大。
记者:上面是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党建品牌活动,以教师为主体创建的党建品牌有哪些?
刘万岭:“书记工作室”是我们的另一张党建名片。工作室现在由北京教育学院原党委书记马宪平主持,现在是第二期,共有15位成员,先后聘请党建专家开展课题立项和开题工作,申报党建课题9个,预计今年底全部结题。书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我们的基层党建工作中,促进党建工作开展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通过书记工作室,我们希望能够持续不断地培养一支党性修养强、党的理论知识深厚、党务工作实践经验丰富,能够发挥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的基层书记队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我们打造“十百千万”志愿服务工程,已组建100支师生志愿服务队,1500余名教师加入“绿谷园丁”志愿服务队。“妈妈讲堂”先后走进乡村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公益讲座31次,惠及近1.7万名师生和家长。
基础牢固,才能行稳致远。通过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教育系统以高质量党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夯基固本、提供有力保障。
凝心聚力推动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北京城市战略定位,服务国家城乡科学发展,服务人类和谐宜居福祉,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城乡建设领域高级专业骨干和领军人才。
记者: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接下来,平谷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如何开展?
刘万岭:尽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也存在不足,例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强,干部教师队伍结构不优,项目建设专业人才不足等。
为此,下一步,我们将按照“1123”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工作:坚持一个引领,围绕一个目标、打造两支队伍、促进三个提升。具体讲就是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打造思想过硬、本领过硬、业绩过硬的干部和教师队伍,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
记者:这一工作思路具体如何落实?
刘万岭:具体来说,坚持一个引领就是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提高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水平。打造一批党建示范项目,积极稳慎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依托教育党校基地校,强化干部教师政策理论培训等。围绕一个目标即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特殊群体教育良性发展,职成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力更加高效,让平谷的孩子愿意在平谷上学读书。打造两支队伍是指配强基层校级班子队伍和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实现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更加优化。促进三个提升则是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促进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
在“1123”总体工作思路指导下,平谷教育人在高质量党建引领下,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自信自强”的平谷精神,为新时代的平谷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