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马拉松热席卷全国,人们对于跑步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枯燥运动,变为当下简单易行的时尚运动,可以从中获取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需求从未有今天之迫切,一有闲暇时间,健康休闲人数骤增,全民运动时代已经来临,“健康中国,全民健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在特色小镇内容不断延展之际,体育运动特色小镇也迎来切实需求的发展契机,成为又一大风口。
在市场上,体育小镇项目有不同发展定位,但从其发展目标来看,体育小镇更多地应该以满足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为需求,给当地居民带来健康的环境,绿色的环境,给老百姓提供便利,更加的亲民化。
2017年5月11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发布《关于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后,体育特色小镇成为撬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新杠杆。
紧接着,7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中国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北京八号体育发展公司共同签署了中国体育特色小镇基金的战略合作协议,预示着中国体育特色小镇实质性资金支持平台正式成立。
全民运动时代到来,体育和相关行业消费不断增加,对于体育休闲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预计未来五年,体育及相关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3.2%。根据国务院制定的2025年中国体育总产值达到5万亿元目标,预计未来十年,体育产业年增长值将超过20%。
5万亿级大市场,催生体育小镇纷纷启动
“平民式”体育和“体验式”旅游已成为体育旅游消费的主流。旅游、赛事、科技、康养等多元化元素融入体育产业,使得新形态呼之欲出。在强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体育小镇成为体育健康产业落地的最好载体。
目前,市场已有具体案例在“体育+”方面进行突破,并且成效显著。
案例1:德清莫干山“裸心”体育小镇
项目位于浙江德清莫干山镇,以“裸心”体育为主题,将体育、健康、文化、旅游等有机结合,以探索运动、户外休闲、骑行文化等为特色,带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活化“体育+旅游”发展模式,打造生态宜居的“户外运动赛事集散地、山地训练理想地、体育文化展示地、体育用品研发地和富裕民众宜居地”。
案例2:海宁马拉松小镇
项目位于钱塘江之北,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产业定位为运动休闲旅游,以马拉松运动主题为核心,兼顾发展徒步、暴走、毅行、定向、拓展、露营、自行车等相关项目。
项目计划引进房车营地、帐篷酒店、木屋酒店等旅游休闲、运动产业,用运动休闲来刺激当地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并通过举办马球、赛马、高尔夫、帆船等国内外大型赛事以及论坛峰会提升项目知名度。
案例3:银湖智慧体育产业基地
项目位于浙江富阳银湖新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建设面积1平方公里,项目一期用地约300亩。项目总投资逾5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0亿元,产业投资20亿元。
以智慧产业+体育产业为核心,聚焦各种室内外新型智慧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如3D高尔夫、3D马球等各种VR/AR新兴体育体验项目。
“体育+”趋势明显,运动类型介入多样化
随着体育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体育服务业比重稳步增长,体育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互动融合成为体育产业的又一大特征。体育+旅游是其共性,再融合体育+文化、体育+科技、体育+教育、体育+康养、体育+互联网等“体育+”模式趋势明显。从国内部分已落地的体育小镇来看,大多具有“体育+旅游”的发展共性。
各体育小镇标新立异、特色鲜明,徒步、马术、房车露营、滑翔、沙漠探险等新兴运动项目是体育小镇建设及发展的强势驱动,打造体育活动的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链,才能为体育小镇提供发展和塑造的可能性。
综上,体育小镇的成功运转,一方面要在“体育+”方面做足内容,使项目更加平民化、体验化;另一方面,体育内容要有延展和外扩性,能够搭建体育项目产业链,能够助力项目持续平稳发展。
文章来源:地产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