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严的升旗仪式,响亮的一二三四,整齐的队列训练,学习国防知识,现场操枪弄炮,掌握军事动作,体验户外生存,感受野外拉练,持枪瞄准射击,随时紧急集合……
这里位于湖北安陆市赵棚镇的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国防责任重·祖国在心中”十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一栋军绿色的综合大楼广场上,战车、坦克、火箭炮、迫击炮、吉普车等教学训练用的各类各式装备整装待发,给人直观感觉,这里就是一座军营。
2024年12月15日上午,《决胜第二战场》执行主编周杰一行受邀参观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同时专访创始人崔超。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高大帅气,身板笔挺,憨厚耿直,面带微笑。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2007年12月,崔超穿上期期待已久的军装,成为家族男子汉中唯一当兵的荣耀。经历过部队严格的“熔炉锻造”,崔超从一名社会青年,变成了一名合格的军人。2008年,四川汶川发生地震,崔超所在部队紧急赶往事发之地。泥石流不断滑落,暴雨下个不停,过往车辆接连受阻,大量救灾物资和设备被困路中。修公路,挖隧道,全体官兵迅速投入战斗,由于山陡路窄,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入悬崖,在这样的环境中突击抢修公路,战士们随时面临“生死一线”。再苦再难之事,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军人。“干部上,党员上!”在部队领导的号召下,攻坚时刻,全连官兵无一例外,全部战斗在抢通道路一线,按照预定要求,最终全线通车,受到部队首长和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由于救灾物资和食品以保障灾区老百姓为主,因此,战士们每天只能吃一顿饭,馒头或方便面,但大家都没叫过一声“苦和累”。在废墟里抢救群众,寻找伤员。大家齐心协力,肩扛水泥预制板,手刨石头和泥块,有的战友手掌被磨破出血,却依然坚持着。有的战友累倒了,歇口气后,继续在工作。崔超背着大妈,手牵着小女孩快速穿过泥石流,从而避免群众伤亡和悲剧的发生。整个连队硬是从死亡线上,救出群众近百人。战士们发扬“连续作战不下火线”、“与恶劣环境作斗争,与抢救生命赛跑”的顽强精神。紧接着参与灾后重建。搬砖头,挑石料,送木材,运送物资,修建房屋。在灾区里战斗,在灾区里成长,崔超和战友们这一干,就是700多个日日夜夜,奉献在灾区的青春“最靓丽”,战斗在灾区的战士“最可爱”!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军营的生活,总是那么地难忘,也总是那么地不舍。2012年,崔超服役期满。到了离开部队的时候,战友之间紧紧的拥抱告别,此时此刻,男子汉们难舍难分,泪流满面。时隔多年,大家还是保持联系,依然那么地亲密,相互叙说着火热军营生活的点点滴滴,讲述着训练场上精彩的那一幕幕……
一首感人至深的军旅之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传唱至今。
记得当初离开家乡,带着青春梦想走进部队,时间它匆匆似流水,转眼我就要退伍把家回,告别亲如兄弟的战友,走出热气腾腾的军营,回头再看看熟悉的营房,历历往事再次涌上心扉,忘不了第一次手握钢枪的陶醉,忘不了第一次紧急集合的狼狈,忘不了第一次探家的滋味,忘不了第一次过年,深夜独自一人想家时流眼泪,
流过多少汗哪,但我从不后悔,吃过多少苦啊,但我从来不觉得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水的兵,其实我真的真的真的不愿,离开部队······
转变角色,适应社会。2013年至2014年,崔超在派出所干过两年辅警。2015年至2016年,他在当地政府干过后勤管理工作。之后,为了增加工作阅历,丰富工作经验,崔超又在央企1万多人的建筑项目里担任主管后勤,工作敬业,踏踏实实,得到名级领导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崔超说,连续好多年,总是会回忆起当兵时的往事,历历在目。有时做梦时,梦到训练场上的口令声,食堂里吃饭时的碗筷声,还有战友们篮球场上的欢呼声……崔超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2022年,崔超和父亲以及团队到各地调研考察学习同行业,同时深入中小学生群体,倾听反馈,同时听取老师、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最后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决定用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回馈社会,计划创办一个国防教育基地,培养中小学生国防意识,传授各项军事技能,让孩子们能提高素质、强身健体、文武双全、独挡一面。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崔超将想创办国防教育基地的思路和计划告诉父亲,没想到父亲高度认可,两人心心相映,说干就干。随即展开筹备工作。培训基地选址、注册营业执照、报批相关手续、规划设计布局、开展基地建设、采购教学装备、张罗基地食堂、购买桌椅板凳、聘请基地教官、确定教学大纲、承接单位团建等,父子俩和团队忙得不亦乐乎。
崔超说,创办国防教育基地,从个人情怀上升到事业高度,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挑战和人生最重要的跨越。近期,我们正在着手打造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第二战场”(西河2600亩面积海陆空军事拓展项目)。我们时刻准备着,全心全意、全力以赴,为国防教育事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战斗不止,无怨无悔!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场景一)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在80火箭筒击发、激光打靶训练活动现场,小学员紧握“武器”,眼神坚定,瞄准目标,精准射击。在枪械分解结合的实践中,小学员们亲手操作枪械的分解与结合,仔细观察枪械零件,深入了解枪械的复杂原理与精妙构造。李庆熙说:“第一次来湖北兵锋军事夏令营,我们体验了火箭筒训练项目,非常棒!我对后面的夏令营生活,充满期待。”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场景二)
兵锋军事夏令营还将围绕军事技能、军事拓展、军事装备、野外生存、自救互救等主题展开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军事体验项目。学员张烨阳表示,他来到湖北兵锋军事夏令营已经有二十多天了,在这期间体验到了各种军事装备,这段经历也让他变得更加自信、坚强。总教官龚玉柱说:“孩子来到这里,学习到室内课程和室外课程,室内课程分为枪械部分,室外课程分为火炮及装甲部分。我们将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开始抓起,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来湖北兵锋军事夏令营,圆孩子一个军人梦。”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场景三)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团建活动中,参加员工分组开始各项军事活动的体验,大家激动地端起步枪模型,用枪托顶住右肩,左手向前握住枪身,右手着力摸向扳机,在端枪瞄准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对集中精力的考验和体力的挑战,瞄准目标显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体验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以前只觉得军人特别厉害,现在自己体验了,才知道背后的艰辛和不易,以后我们一定要向教官学习,提高国防意识,好好锻炼身体。”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场景四)
真人CS是一种模仿军队作战的游戏,参加者穿上军装,手持装备枪,穿梭丛林之间,是体能、脑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终极考验。在专业教官指导下,大家迫不及待换上军装,挑选作战装备。教官进行游戏讲解、装备使用、作战技巧及安全规范及“限时攻守、大逃杀、夺旗”等游戏环节内容后,现场立即进入战斗模式。最令人振奋的真人CS对抗战打响后,每队人员以小组为单位,进攻、掩护、突击、包抄。赛场上,大家斗智斗勇,团结协助,直至比赛结束,依然意犹未尽,三五成群津津有味地讨论赛场上的每一个精彩瞬间。离开基地时,队员们流连忘返,依依不舍。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场景五)
通过团建拓展活动,大家体验了持枪战斗的快感,带来的不仅仅是片刻的欢乐与竞技,更丰富了员工们的精神生活,锻炼了员工的身体素质,进一步促进了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塑造了积极的团队协作精神。
“第一次坐上装甲车,感觉挺酷!”在基地教官指导下,前来体验的学员们过了一把瘾。当天,他们还依次学习了仿真枪械、手榴弹的使用,队列训练、射击动作要领、迫击炮的组装发射。(以上五个场景内容由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提供)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法人唐红丽介绍
基地占地500余亩,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完成宿舍、食堂、一号营地、二号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现正在建设枪林弹雨射击场、丛林穿越、亲子乐园、农业科普园、真人CS射击场等项目。
“基地具有军事教育、军营体验、素质拓展等功能,专注于推动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这个项目是赵棚镇2022年招商引进项目。依托赵棚镇红色沃土、蓝莓小镇的资源优势,基地还提供特色课程,参观赵家棚革命烈士陵园,参观万亩蓝莓园,学习实践现代化农耕技术。
据统计,自2023年6月试营业至今,累计接待武汉、孝感、安陆中小学生和各类团体约5万人,安排退役军人就业20余人,安排周边村民务工30余人,土地流转联结30余农户。
目前,基地冬令营研学活动即将开营,200余名来自武汉的孩子已经报名。”唐红丽说,孩子们来到这里,不仅能培养国防意识和军人般的坚强品质,还能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致力于打造成“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党员活动大讲堂综合基地。”谈起基地今后的发展,唐红丽和团队信心满满。
湖北兵锋国防教育基地荣誉
安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颁发的“安陆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安陆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颁发的“安陆市青少年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安陆市教育局颁发的“安陆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武汉工学院颁发的“劳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颁发的“安全教育实践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