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北京郊区的一些村庄通过发展乡村民宿盘活了闲置农房,唤醒了闲置资产,让农民增加了收入。有的农家小院一晚的住宿价格就要5000元至7000元不等。别看价格不菲,小院住宿还十分火爆,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都要提前好几周才能订上房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拓,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诗和远方”。这在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也带火了民宿这一旅游住宿新生态。据媒体在春节期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67.6%的受访者外出旅行时会住民宿,受访者大多数认为民宿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能够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而乡村民宿在这方面就很有天然的优势。一来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最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零距离触摸最质朴的风土人情。二来大多数开放营业的乡村民宿应当都经过了现代化的改造,有的还由专业运营公司托管,可谓“农户风情、现代装修”,条件并不差。对于住客来说,住在一样有着现代居家设施的民宿里数星星、听虫鸣,难道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吗?
另一方面,乡村民宿的兴起,不仅受到了各方游客的欢迎,也让一些偏僻、萧瑟的村庄重新焕发了生机,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民宿的涌现、资本的进入和大批游客的到来,既开发利用了闲置农房、增加了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也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乡村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带活了农村经济,让许多村庄“旧貌变新颜”,激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不也正与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发展战略相契合吗?
特别是报道中的北京乡村通过组建民宿合作社、引入外来资本和专业运营方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更是闯出了一条乡村民宿发展的新路。然而,北京周边的民宿发展思路和方式并不一定适合全国各地的不同村庄。因为北京作为首都和屈指可数的特大型城市,有着其特殊的民宿消费人群和市场环境,其他地区的乡村民宿不一定能照搬照套北京地区的经验。例如,动辄数千甚至上万一晚的住宿费用在北京也许能被接受,可是到了其他地区说不定就乏人问津了。还有北京附近区域相对完善的交通便利条件,可能在全国很多城郊或乡村也并不具备,交通不便利也是限制民宿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民宿火、“农宿旺”,可开发建设还是要冷静找准定位。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消费环境和市场基础,不宜不切实际、盲目冒进;或“贪大求贵”,一味走高端高档路线;或是扎堆上项目,最终导致不是烂尾就是空置,这都需要谨慎考虑。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